个人简介
施青军,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行政管理系主任,兼中国财政学会理事、全国政策研究会理事、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绩效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,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组专家。财政部、农业农村部、公安部、审计署等部委、北京市财政局、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、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特聘绩效评价专家。
2002年6月,毕业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(现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),获经济学博士学位。1991年6月,赴海南特区工作。在海南工作期间曾担任了海口市税务代理服务中心主任、海南敬业会计师事务所所长、海南会计师事务所所长等职务,并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。2002年7月始,供职于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,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价、政府(预算)绩效管理。
研究领域
公共财政管理、政府(预算)绩效管理与评价、公共政策评价
教育背景
2008年7月-2009年1月 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Andrew Young School of Policy Study,高级访问学者
1999年9月-2002年7月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,财政学专业,经济学博士
1988年9月-1991年7月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,财政学专业税收方向,经济学硕士
1984年9月-1988年7月 山西财经学院(山西财经大学),财政学专业,经济学学士
工作经历
2006年7月至今 任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副教授、教授,行政管理系主任、博士生导师
2002年7月至2006年6月 任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财政学院讲师、副教授
1998年2月至1999年 任海南会计师事务所所长,中国注册会计师、中国注册税务师
1994年4月至1998年2月 任海南敬业会计师事务所所长,中国注册会计师、中国注册税务师
1992年6月至1998年2月 任海口税务代理服务中心主任,中国注册会计师、中国注册税务师
1991年7月至1992年6月 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,税务部经理
学术兼职
受聘担任了工信部、国家审计署、财政部、农业部、卫健委、公安部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、北京市财政局、中关村管委会等国家部委的绩效评价特聘咨询专家,并为北京工业大学、上海国家会计学院、广西财经大学等校兼职教授。
讲授课程
本科:公共政策、政府绩效评价
学术硕士:政府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、公共经济学理论与实践、公共政策理论前沿
专业硕士: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价、公共经济学理论与实践、公共政策理论前沿
博士: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研究、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价
个人成果
一、学术论文:
[1]施青军,莫仕懿.以“问题—目标”导向理念为指归改进和优化预算绩效管理[J].中国财政,2024,(13):59-61.DOI:10.14115/j.cnki.zgcz.2024.13.020.
[2]施青军,杨帆.深化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:由“狭义预算绩效观”转向“广义预算绩效观”[J].中国行政管理,2023,39(12):10-14.
[3]施青军,刘飞.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预算绩效目标?[J].中国财政,2022,(02):61-62.
[4]施青军,刘庆乐.预算绩效管理需与相关管理措施协同推进[N].中国财经报,2019-11-16(007).
[5]施青军,马文竭.我国开展重大政策事前绩效评估的思考[J].财政监督,2019,(20):49-53.
[5]施青军.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的思路与方法[J].中国财政,2019,(14):49-51.
[6]施青军.大数据时代的财政绩效评价与创新[N].中国财经报,2019-06-22(007).
[7]施青军.将预算绩效管理落实到位[J].人民论坛,2018,(36):87.
[8]施青军.从“三个全面”的关系探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具体路径[J].中国行政管理,2018,(11):11.
[9]施青军,阿里叶·司康德.政府绩效评价:一种新的再认识[J].中国行政管理,2016,(04):23-26.
[10]施青军,扈剑晖.政府投资项目的形成性评价研究[J].中国行政管理,2014,(12):43-47.
[11]施青军,扈剑晖.政府投资项目的形成性评价研究——评价维度选择与评价指标设计[J].经济研究参考,2014,(45):18-28.
[12]施青军.政府绩效评价与绩效审计差异比较[J].中国行政管理,2012,(04):25-27.
[13]施青军.论政府绩效审计模式[J].经济研究参考,2010,(31):51-55.
[14]施青军.加强绩效审计促进节能减排[J].中国审计,2008,(04):46-47.
[15]施青军.政府绩效审计方法论析[J].中国行政管理,2008,(02):30-32.
[16]施青军.结果为导向的效益审计模式探讨[J].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学报,2007,(10):49-54.
[17]施青军.论结果导向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[J].财政研究,2006,(10):23-26.
[18]施青军,陈华,薛新华.效益审计标准的选择和确定——以某单位国家建设项目设备效益审计为案例研究[J].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学报,2006,(05):86-91.
[19]施青军.论政府绩效审计目标[J].经济研究参考,2006,(33):14-17.
[20]施青军.效益审计的一种可行框架:成本——效益分析[J].审计研究,2005,(02):48-52.
[21]施青军.效益审计的方法与框架探讨[J].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学报,2005,(03):71-75.
[22]施青军.区域开发与资本市场关系研究[J].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学报,2002,(09):38-42.
[23]施青军.西部开发与资本市场的关系[J].中国建设信息,2002,(17):23-26.
[24]施青军.区域开发阶段与资本市场作用[J].财政研究,2002,(08):19-21.
[25]施青军.资本市场在海南开发中的作用[J].经济研究参考,2002,(91):31-39+48.
[26]施青军.区域开发与资本市场——兼论以资本市场促进西部大开发[J].经济研究参考,2002,(43):23-31.
[27]施青军.以资本市场促进西部大开发[J].经济体制改革,2001,(06):134-136.
[28]施青军.我国应适时建立区域性场外交易资本市场[J].财政研究,2001,(10):58-60+71.
[29]施青军.我国当前财政风险分析[J].财政研究,2000,(08):29-31+5.
[30]施青军.论税收征管模式及其改革[J].财政研究,1996,(06):48-51.
[31]施青军.我国资源税体系的现状与完善构想[J].税务研究,1991,(09):34-38.
[32]施青军.增值税政策:在部分“经合组织”成员国中的新进展[J].税务研究,1991,(02):61-64.
二、奖励与表彰:
[1] 2022年《公共政策与改革协同研究报告》获中国财政学会优秀奖;
[2] 2022年1月上报的《2018-2020年农机深松整地财政补助政策绩效评价报告》政策建议被农业农村部领导批示完全采纳;
[3] 2020年《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》被评为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度“双一流”建设研究生精品教材。
三、代表性课题:
[1] 2023-2025年,财政部世界银行贷款“现代财政制度与国家治理”技援项目完工绩效评价项目;
[2] 2024年,北京市财政局2024年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(农村改革发展资金-实施农村金融扶持、农村改革发展资金-高效设施农业试点、水源地水资源保护);
[3] 2024年,甘肃省财政厅2021-2023年度甘肃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绩效评价;
[4] 2021年,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课题《政府投资基建项目第三方绩效评价机制研究》;
[5] 2019年,财政部《财政预算评审人员“应知应会”专业知识体系及教材体系设计研究》
[6] 2015-2017年,世界银行技援项目(TCC6)《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操作指南研究》
[7] 2014-2019年,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《公共政策与改革协同研究》
四、著作:
[1] 施青军,政府绩效评价:概念、方法与实践应用(财政部规划教材) [M],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25.
[2] 施青军,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[M],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22.
[3] 施青军,公共政策学学科前沿研究报告[M],北京:经济管理出版社,2021.
[4] 施青军等,中国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(合著)[M],北京:经济科学出版社,2017.
[5] 施青军,政府绩效评价:概念、方法与结果运用[M],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6.
[6] 施青军,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典型案例[M],北京:中国财经出版社,2010.
[7] 施青军,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探索[M],北京:中国财经出版社,2007.
[8] 施青军,区域开发与资本市场[M],北京:经济科学出版社,2002.
[9] 施青军,企业实用税收[M],海南:海南出版社,1992.
著作评价
施青军著的《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》一书着眼于新时代政策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完善,以促进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中价值理想与工具理性的统一.在该书中,作者运用绩效原理分析了财政支出政策评价的概念、原理、原则以及评价的程序、方法等,并通过多元化的政策绩效评价方法,如观察法、专家评判法、成本—效益分析法等,提升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。该书在多本核心期刊上获得多篇书评,评价普遍积极,认为其填补了国内政府绩效评价系统研究的空白。在公共管理学界,该书被认为是政府绩效评价领域的“必读书目”之一。
-----《管理世界》引用